位于汉水之滨的汉中,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,成为出入蜀地的大门,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。从楚汉争霸时汉王刘邦的“暗度陈仓”,到三国时诸葛亮“六出祁山”,再到宋代诗人陆游留下的诗篇,无数风流人物为这里留下了精彩历史。而摩崖石刻,正是这历史的见证者。
千年石刻沉入水下
为了更好地了解摩崖石刻,“寰行中国”别克·文化之旅来到汉中一处民间摩崖石刻博物馆。博物馆的负责人也是创办人郭院长,为我们介绍了他建立这座博物馆的初衷:当年石门修建水库之时,许多古代的摩崖石刻沉入水底。心痛异常的他不惜自掏腰包,翻阅典籍,实地考察,用一切方法整理资料,建立起这座博物馆。不图名利,只为重拾摩崖石刻的光芒。
拓印传人的坚守与执着
张氏石门摩崖石刻拓印的第五代传人——张师傅,十七岁入行,沉醉其间四十年。“四十年过去,拓印是我的工作,也成为我生活的骄傲。”看张师傅灵动的双手,在纸面上翻飞,敲打、上墨,宛如演奏一首优雅的钢琴曲。不消多时,一幅黑白分明、浑然一体的石刻拓印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。
自掏腰包建造博物馆的郭院长,坚守摩崖石刻拓印技艺的张师傅,还有众多我们未曾相见的坚守者。正是他们身体力行,才让这些被埋没的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水落石出、重见天日。每当我们遇见这些人,都会深深被他们所感动。